字體的刻板印象
這是justfont在YouTube開設的《懂字打字三分鐘》EP.9:字體的刻板印象。將從德國《明鏡週刊》(Der Spiegel)最新一期的封面標語談起,帶你看看Fraktur、姚體、以及Helvetica三套字體。Fraktur=納粹?姚體=共產政權?Helvetica=越戰?對於這三套字型,你也有類似的印象嗎?其實字體本質是中立的,只有使用者才能賦予它們意義!
字體有刻板印象嗎?最新一期出版的德國《明鏡週刊》,就是很好的例子。這期封面的主標語只簡單地寫了Sachsen(薩克森)一詞,並用兩種字型「Spiegel Condensed Bold」和「Fette Fraktur」來表達,暗指德國薩克森邦上月底爆發的衝突事件。
德國薩克森邦事件始末
事情是這樣的,8/26,在德國東部薩克森邦的肯尼茨市(Chemnitz)發生了移民刺殺當地人的事件,隨後引起極右派上街示威,並與反制陣營爆發衝突。重點是,右翼示威者多次以喚起「納粹」意識作為宣示手段,包含搖擺新納粹政黨「德國國家民主黨」(NPD)的旗幟、呼喊納粹時代的口號「說謊媒體」(Luegenpresse),甚至有少數人違反德國法律,高舉右手模仿希特勒(Adolf Hitler)式致敬。[1] 這些現象,難免挑動了德國社會的敏感神經。
《明鏡週刊》封面設計:Sachsen
為了表達這個示威衝突事件,本期《明鏡週刊》封面直接以Sachsen作為主標語,在字型的選用上,則逐漸由《明鏡週刊》自有的「Spiegel Condensed Bold」,變成老牌的德國字型「Fette Fraktur」,以前者寫Sac,h混合兩種字型,sen則用後者。
其實,「Fraktur」這種字體的來頭可大了,因為這不只是德國的傳統字體,更是納粹政權指定使用的字體,經常出現在當時的各種文宣和海報上。因此,《明鏡週刊》這種從既有字型、往右走向帶有納粹意味字型的封面設計,意圖不言自明,暗示以右翼和排外著稱的薩克森邦,正逐漸誤入當年的歧途。
Fraktur=納粹?
然而,我們可以說Fraktur就是帶有原罪的納粹字型嗎?這樣說顯然不合理,何況諷刺的是,納粹政權在 1941 年就廢止了Fraktur的官方地位,理由還是因為Fraktur是猶太人的字型。其實,人們之所以會對字體產生不同的觀感和刻板印象,是根基於使用習慣,就像「卍」字,這原本是東亞人所熟知的佛教和印度教的符號,但在被納粹政權德國化使用後,卻帶給西方人完全不同的觀感。總歸來講,字體終究是一種符號,本身是中性的,只有使用者們才能賦予符號意義。
姚體=共產政權?文青?
這種對於字體的刻板印象,Fraktur並不是唯一的案例,以中文使用者較熟悉的「姚體」為例,很多人看到這套字型,就會覺得有種中國共產政權、特色社會主義的感覺。這種聯想倒也不奇怪,畢竟姚體最初確實是為了《解放日報》設計的,在當時許多政治文宣上,都能看到它的蹤跡。
然而,到了二十一世紀的台灣,這種對姚體的印象卻改變了。姚體開始出現在影展文宣、或者是書籍封面上,彷彿能召喚出一種文青感。當然,有人可能不認同這種脫離字體固有使用脈絡的做法,但反過來看,這不也像是為字體賦予第二人格嗎?更何況,字體的象徵意涵,本來就是由使用者所定義的。
Helvetica=全球化?資本主義?越戰?!
最後再舉個例子:「Helvetica」,一般人想到這個字型,常常會覺得它是一套理性、中立、不帶過多裝飾的字型,但你有沒有想過,它會被用在什麼場合呢?其實,它常在不同的場域現身,某些人覺得使用 Helvetica 的大多是大型跨國企業;有些人則發現不少資助越戰的企業使用Helvetica。在這種聯集的想像下,逐漸形塑出Helvetica的多元形象,讓這套字成為全球化、資本主義、甚至是越戰的發言人,不免給人一種欲加之罪、何患無辭的感覺…
結論
以上談論了這麼多,我們想說的是,字體的初始設計畢竟是中性的,是各個時代的使用者賦予它不同的意義,才逐步建立起各種印象。此外,不要忘記資訊傳遞終究是使用字型的根本原因,身為使用者,不論是要遵循字型既有的使用脈絡,或是用在形象完全不同的地方,很大部分是取決於設計者想傳達的內容。
還能想到別的例子嗎?歡迎在下面留言,跟大家一起討論喔!
[1] 參考關鍵評論網:追捕所有「看起來不像德國人的人」,德國東部極右翼示威爆衝突、近20人受傷。
本文作者:justfont / 長期培育新品種中文字型,並持續挖掘字型之美。我們是做字體的人,也是愛字體的人。我們是 justfont